2025-11-10 16:12
来源:本站
慈暖银发,善行敬老。在全国第16个“敬老月”,陕西省慈善协会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动员社会爱心捐赠,携手爱心企业、人士和广大志愿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慈善敬老活动,涓涓爱流浸润三秦大地。
精心谋划 慈善敬老
重阳节关爱困难老人是省慈善协会的品牌慈善项目。从2002年开始,省慈善协会联合市县慈善协会每年开展“重阳节关爱困难老人联合大行动”,慰问2万名孤寡、困难、孤独老人,24年来省慈善协会累计募集款物4700余万元,惠及老人近50万人次。
今年的重阳节敬老活动省慈善协会精心谋划,吴前进会长亲自安排部署。重点帮扶困难老人、残障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灾区老人,省会按每人340元标准安排慰问1万名,各市区县慈善会自筹款物慰问1万名。重阳节前3天,省慈善协会在咸阳市淳化县隆重举行“2025年九九重阳节关爱困难老人活动”启动仪式,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爱心企业积极响应,在启动仪式现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禧福祥集团、陕西亿杰控股集团、横山县羊中王集团分别向省慈善协会递交了捐赠款物示意牌,西安成城裕朗商贸公司捐赠部分大米和食用油。省慈善协会向淳化县捐赠关爱老人款物10万元。咸阳市、淳化县党政领导出席仪式并讲话致辞,与会领导向参会老人代表赠送了节日慰问品。会场外慈善志愿者为老人们开展义诊、义演和免费理发,书画家现场挥毫,为老人赠送书画作品,会场内外洋溢着重阳节浓浓的爱意和节日氛围。
活动仪式刚结束,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与市县参会领导一同走进淳化县城关街道办枣坪社区幸福家园慰问老人,开启了全省2025九九重阳节关爱困难老人活动序幕。
崇尚科学 致敬院士
重阳节当天,在陕西国杰院士服务中心,节日氛围热烈、别开生面。一场由省慈善协会主办、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与陕西国杰院士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致敬院士•重阳节慈善书画敬老活动”正在举行。特意邀请我省八十岁以上老院士舒德干和孙树侠等15位院士,向他们赠送由省书协主席、省慈善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张红春等11位著名书画家创作的书画精品。
活动中,省会领导张文亮主持座谈会,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热情洋溢的致辞,老院士舒德干、孙树侠先后发言表示感谢。陕西国杰院士服务中心主任罗鹏斌表示欢迎老院士和艺术家光临,愿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活动现场墨香四溢,温情流动。书画家饱含着对老院士们献身科学、无私奉献的敬意,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幅幅精品力作。当省书协主席张红春将书法作品送给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时,老院士动情的说:“在重阳节收到这样特别的礼物,感受到的不仅是节日愉快的祝福,更是社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尊重与关怀,这份心意,比任何奖项都更显珍贵。”
省慈善协会会长吴前进与老院士亲切交流,互致问候。他说,我们在重阳节这个祥和温暖的时刻,以书画传情,表达对各位老院士的深切关怀和敬爱之情,这既是传统美德的具体行动,也是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慈善实践,也凝聚着我省艺术界的大爱情怀。
这场富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为今年的敬老活动增光添彩,引起新闻媒体重点关注。省慈善协会副会长戴士芳现场接受了《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华商报》等媒体记者专访,就活动的主题和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新闻刊播后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上下联动 丰富多彩
连日来,省慈善协会各位会长、副会长、慈善专员先后深入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汉中、商洛、杨凌等地农村、社区进村入户慰问困难老人,带去了节日的祝福,为老人们送上10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
与此同时,全省各市、县(区)慈善会多方积极募集款物,相继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困难老人活动。从古城西安,到陕南山区,再到关中、陕北,以关爱困难老人为重点的敬老活动全面铺开。西安市募集60.6万元,宝鸡市慈善协会投入善款善物64.7万元,咸阳市募集99.39万元,渭南市募集149.36万元,铜川市募集97.59万元,延安市募集276.75万元,榆林市慈善协会筹资79.77万元,惠及4000多名困难老人。汉中市募集70.54万元,安康市募集45万元,商洛市募集50.6万元,杨凌示范区慈善协会募集17.54万元。神木市慈善协会筹资46万元开展情暖重阳•爱心敬老系列活动。定边县募集32万元慰问困难老人1400人。南郑区慈善协会筹措2.83万元精准惠及91名困难老人。榆阳区慈善协会慰问90岁以上老人1070人,每人800元,共计85.6万元。
树立榜样 引领向善
在社会老年群体中,有因多种原因导致陷入困境的困难老人,更有一批心怀大爱,在慈善事业不同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树立老年群体中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省慈善协会决定在2025年重阳节期间,在全省推荐108名在慈善公益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的“慈善老人”,颁发荣誉证书,登门慰问走访,广泛宣传褒奖他们的先进事迹。
这项活动得到了市县区慈善协会支持与配合,108名慈善老人名单已汇聚到省慈善协会,对老人们慰问、宣传工作正在进行中。这里随机选取其中几位慈善老人的先进事迹供大家分享。咸阳市“慈善老人”呼秀珍,81岁,在特殊困难时期1965年,向榆林冰雹受灾区捐赠40元,疫情期间3次捐赠1万元,连续多年为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捐衣服、图书、作业本,从2015年起连续8年资助3名聋哑学生,直至他们成人成家。近8年来进学校义务作励志报告、家风家教报告40多场次。2012年咸阳市作岀向呼秀珍学习的决定,2019年10月30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安康市百岁“慈善老人”周观连,1941年入伍,1951年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5年2月转业到宁陕县人民法院工作,退休后积极支持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在当地具有较高威望。铜川市“慈善老人”王晓英,88岁,从1956年资助大学困难家庭同学开始,坚持68年助学之路。2011年退休后,实施资助困难大学生四年一周期计划,每年从养老金中拿岀一部分资助一名困难大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
志愿服务 走新走“心”
我省70多万慈善者愿者近年来以“红马甲”为标识,在全省城乡奔走在城市社区街道和乡村农户家中,为困难群众送温暖、送关爱,成为慈善事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5年九九重阳为困难老人送关爱活动启动以来,广大慈善志愿者积极响应省慈善协会的号召,在省慈善协会志愿者分会组织指导下,各志愿服务队纷纷行动,各显所长,创新形式,走新也走“心”,既送生活物资,也搞生活服务,还有心灵沟通,他们调动社会各种慈善资源,以多种形式为困难老人送上节日礼品、生活服务从及精神慰籍,传递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
以全国慈善先进人物邱华为代表的爱心大姐团队志愿者们,为了扩大服务面,近期兵分两路,分别走进方新社区和西安脑病医院,为社区老人和患者义务理发,用爱心修剪出深秋最温暖的风景。她的团队还携手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来到未央区孝心养老反哺中心,在表演文艺节目的同时,还为老人们包饺子、整理房间、修剪指甲、暖心陪伴,用细致入微的行动给老人们带去生活服务和情感交流,让老人们过一个祥和温馨的重阳佳节。红领巾夕阳红志愿者团队重阳节当天走进长安区子午镇递午村,慰问抗战老兵、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用品的同时,还联合西安烹饪技工学校志愿者为老人们现场做爱心蛋糕。省保健学会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医疗专家到雁塔区电子二路社区开展义诊,为老人们免费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太阳花志愿服务队20多位的哥的姐,放弃运营,带着慰问品来到长安区引镇街道许羊村,入户慰问困难老人。10月29日,陕西紫元春酒庄及相关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展慰问活动,先后深入到高寒山区的商州区杨斜镇敬老院、柞水县小岭镇常湾村慈善幸福家园,给老人们送去价值2万多元的羽绒服、棉手套、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老人们深受感动。
这里写到的只是部分志愿服务队参与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的缩影,全省还有更多的志愿服务队继续奔走在送温暖的路上。我们也向慈善志愿者们道一声问侯,你们辛苦了!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到记者发稿时为至,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在敬老活动月中,目前全省各市慈善会募集款物共计1020.15万元,慰问困难老人达60620人。
(作者:善河)(责编:张蓓蕾)